从给别人打工到给自己打工第一步是什么,是的,开一家自己的公司。
这几年,众所周知的原因让新加坡的公司注册数量水涨船高。你别管是真正做生意的,还是“开个壳”等下文的,总之这一波直接带动了相关中介行业的兴起。而开公司这件事的本身,就是你在新加坡从商所要面对的第一道门槛。
而我在亲历了这些之后,只能说一句:开公司,在新加坡,难,也不难。
作为一个商业型城邦国家,新加坡一切围绕着“规范”来运转。你要注册一家公司?很好,政府已经把流程写得明明白白,所有信息集中在 ACRA(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制局)官网。只要你会读、肯查,配合一下现代 AI 技术总结提炼,自己 DIY 从零开一家公司,完全没问题。政府定价也写在官网 Related Fees 页面,明码标价,廉洁高效,一毛钱都不多收老乡的:
- 名称申请费:SGD 15
- 公司注册费:SGD 300
315 SGD 公司就能开回家,你看是不是听起来非常简单?
真要动手,才发现麻烦的部分才刚开始,你得自己准备好以下东西 :
- 财务报表(年审要用)
- 公司秘书(6个月内必须任命)
- 实体注册地址(不能用 PO Box)
- 公司章程(Constitution)
- 至少一名本地董事(公民/PR/部分签证持有者)
- 各种表格、董事会决议(沿袭英联邦祖训)
- 若超过标准营收门槛,还要定期审计
- ….
AI 虽然能帮你搞清楚这些到底是什么,但祂没有手啊。你最终还得搜索“新加坡开公司”这类关键词,于是你进入了中介的世界。

乍一看似乎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你实际上点进去就会发现,擦怎么中介价格从最低几百 SGD 能到上万 SGD?细看每一家提供服务的话其实大差不差,毕竟大头是政府那边的流程,中介能做的也就是诸如秘书服务,本地董事人头,审计服务等了。
由于众所周知会招来审查的原因,外(zhong)国玩家涌入到这个市场后,服务外(zhong)国的中介也越发多了起来,本着外(zhong)国人不(jiu)坑外(zhong)国人的原则,我只能说这里面水很深。
比如下图中这个 3051 SGD 起的公司注册服务,连…连 315 SGD 政府部门相关费用都不包含。开银行账号只是协助都不保证随公司注册交付,朋友你要知道非新加坡身份开公账准备材料皮都要掉一层,我只能讲一句脸都不要了,看着最上面那个微信号,什么成色大家心里有数了吧。

而相对的,本地的中介往往要厚道和靠谱太多,就是对语言也提出了要求。是的,这就为什么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全靠语言不通带来的信息差就把钱给掏走了,还一地鸡毛。我就遇到一个同样想开餐厅的国内小哥,公司开好了他连 Corppass 都没有,日常公司管理都没法做。但凡懂一丢丢英文,也略微愿意去搜索和了解新加坡开公司需要哪些材料,最好能飞来新加坡找中介面谈,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像本地的中介给出的开公司套餐价格:

最低 398 SGD 还包含了给政府的 315 SGD 注册费,等于就赚了你个 84 SGD,可以在这家中介楼下的 Tiktok 设计师开的面店大概能吃个 6 碗左右的牛腩面…对比之下,是不是觉得上面那家很过分?
当然你说这里面服务有差,也没那么便宜 bla bla,我就这么说了吧,价格差别基本就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 审计和秘书服务
- 地址服务
- 银行服务(搞不搞得定)
- 本地董事服务(像我有 PR 就不用这个了)
- 政府费用
以及最大的坑和中介公司在你身上持续性赚钱的来源 —— 签证服务,毕竟外(zhong)国人来新加坡开公司十个里面有十一个是为了那个身份对吧,那可不得大赚特赚。
我自己的话,用过最贵的应该是 legatcy.com ,上万新币,当然不是我出,我就出了个本地董事人头。从体验上来说确实丝滑,全程 email 电子签单就完事。不像有些中介也不管你在干嘛,先打个电话来,我最烦的就是这种了。最后交付 bizfile 和开好的银行公账,主理人人在北京,收几个邮件全搞好了,而且每年审计都特别的积极主动,政府那边有任何流程上的变化和需求都第一时间和这边沟通推动,执行力拉满,确实也配那个中介费。但明显我自己的老口子美食公司,它不配这么好的服务,而且本质上就像我提到的,这些中介公司的服务说真的,无外乎是你自己动得多一点还是他们动得多一点。
经过了多方筛选,包括上面截图的 Jie.sg 和公司中介里面最互联网化的 osome.com 我…最后选择了其中一个股东推荐的 dmcg.sg 价格嘛 2000+ SGD,不贵也不便宜,该有的服务都有。选择的最终原因是考虑到有非本地股东的存在,还是得尊重一下微信股东对吧。比 300+ 的中介,不用我做英语翻译,其他股东也明白要准备什么。比几千上万的中介,公账自己想办法搞一下,有身份也没那么难,相对来说算是个平衡的选择。
这就是开公司过程中难的那部分,难在人心叵测。
假设你选择了比较主流价位 2K ~ 4K 左右的中介,基本上是不包含开公账服务的,就像我说的这个玩意有些门槛,尤其是前些年新加坡最大洗钱案之后,大银行在这方面还收紧了审核。我为什么知道是因为即便作为良民 PR 的我,公司最大的股东,手拿巨款和各种文件,人肉跑 Branch 被 UOB/DBS/OCBC 现场三杀不给开公账连特么一个 feedback 电话都没打给我至今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不是你们这 Business Account 本身对比国内那些公账屁事就多多了,哪有脸还嫌七嫌八的啊?

取得米粉九九八十一难,这第二难就差点就让我嗦粉大计胎死腹中,这可不太行,得让互联网的同行来治治。是的,基于传统四大行之上, 类似于移动运营中的 MVNO ,新加坡有一些网络 Business Online Banking 已经开始卷起来了。 比如 ANEXT, WISE, ASPIRE 等,这么热的天人肉跑 Branch 交材料是不可能的,都没有 Branch 让你跑,直接在家点点鼠标,通过新加坡统一身份认证服务 Singpass 登录提供一些信息,就进审核了,你嫌审批慢还可以直接找人工客服,那服务态度好得不得了。

像我自己就开的 Aspire,基于 DBS 的 Online Banking,网络账号注册即可登录,银行账号也就等了三天,麻溜得很。而且不管是线上银行体验,还是移动端 APP 体验,不知道比传统银行高到哪里去了。当然了你要说哎安全不,第一本身就是大银行之上的网络银行,资金都是托管的,然后大银行也有破产风险,再说了就你这几十万小本生意对吧,哦你有一个小目标啊,那当我没说。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公账这玩意就很像现在新加坡通讯市场运营商现状。Singtel/Starhub 价格高服务差流量少,但网确实好,Simba 入局后带动了市场卷了起来,更低的价格更高的配套,至于网好不好不重要,又不是不能用。老牌子们放不下自己高贵的身段,就只好靠 MVNO 像 vivifi,gomo,eight 啥的一个比一个更赛博菩萨。
新加坡商业服务这块也是如此,开公司也好开公账也好,这种偏线下的商业行为本质上是个体力活流程活,尤其对于离岸客户,所以才有人靠信息差赚钱。好在互联网的春风也吹了这么多年了,还是有一些不错的产品可以体验,像上面提到的注册公司服务 osome 和线上银行 aspire 等,就是传统中介们不会告诉你的,告诉了还能怎么薅羊毛呢对吧。
等公司注册下来、公账开好,一切就绪,那接下来要处理什么呢?
没错,就是签证,嘿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