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新加坡开餐馆 - 引子

是的,在半退休半扶贫的第三个年头,我开了个餐馆,欢迎大家来乌节路 Cineleisure B1 湖南大碗饭玩,具体地址在 8 Grange Rd, #B1-01 CINELEISURE ORCHARD, Singapore 239695。在互联网业内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作为信息平权派,这个重生之我在新加坡开餐馆系列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从 0 开始在新加坡开餐馆,说真的头几个月故事太多了哈哈哈写出来估计得断不少人财路。

每天晚上我会随机刷新在店里,你来嗦个粉万一遇到了,还能吹几句水。师傅是长沙正宗南门口的老师傅,师从常德刘聋子,做得一手好的津市牛肉粉,拿 EP 的含金量还是有点好吧。口味嘛,人人都满意那是印钞厂不是餐馆,没指望过,刷分刷流量什么的也懒得搞,没有人比我更懂刷分。现炒,银州鲜米粉,炒码/煨码大体上还是有信心的,毕竟对手大都是预制菜。当然了,最重要的是,我要吃。

说到吃这个事,当时想开餐馆原因就…很简单。这几年新加坡涌入的湘菜馆茫茫多,你去牛车水 Mosque st 一走,50 米范围内,湘小钵,湘聚,湘香(前密斯)就有3家,覆盖高中低三个价格档位。这里面湘聚我已经很久没吃了,刚进新加坡的时候确实正宗,好吃,尤其是那个衡阳油豆腐,但太贵。湘小钵目前应该是新加坡湘菜天花板之一,价格也挺好的,他们两家是一个老板。至于湘香嘛,唉还不如密斯的时候,所以你讲这资本入局好不好,当然好,赚钱嘛不寒碜,但吃这种事就很主观,预制之后水平下降了挺多的。

alt chinatown

除此之外,一个号称中国最出名的湘菜连锁农耕记恩,属于那种长沙都不敢开店的玩意,却在新加坡大杀特杀,常年排长队,2 个小时起步的那种,不是你这预制甚至都不如湘香啊朋友。还有面包新语 HQ 那边的老长沙,新加坡老板湖南厨子的搭配就是没有长沙人,紫苏牛蛙也确实还可以。辛大厨,我还是喜欢你曾经的样子,现在这个名字就,费大厨名声也没那么好吧,Guoco 众公司的食堂。三两粉,当年号称新加坡第一碗湖南粉,唉别的我不评价,你这一夹就断真嗦不起来的,现做手工粉的噱头是有了,但肠粉口感真称不上正宗。还有就是真的,味精少放点。哦上面这两家也是一个老板,我还挺认同他那个新加坡湘菜要死一片的判断。新山那边的嗦粉,岳阳暴躁厨子现炒,铛铛铛的。码子我可以讲,就我吃过的店里面第一,放长沙都是前 20 水平,那个辣椒炒肉,除我自己这个餐馆之外,唯二不放白木耳充数的!但你这粉…要么淘宝攸县干圆粉,要么应该是鲜越南粉,吃果冻一样,我为啥知道,因为我为了搞粉来新加坡市面上能弄过来的都试过了。新山另外一家挺有名的小食候湘,hmmm,就单那一次的体验来看,可能也是湘香预制流,还不如湘香…所以你看,这预制菜也得分三六九等的。

alt suofen

当然了还有一些新店像品湘啊蒸浏记啊,以及私房湘菜没来得及体验,大体上新加坡+新山湘菜就这样了,作为老口子讲实话我不满意,预制菜居多,水平参差不齐,没粉可以嗦,甚至碱面都没有。

我自己在家里尝试过搞粉,就像上面说的,攸县出的干粉圆的扁的都试过,小红书上强烈推荐的越南鲜河粉弄了一大堆过来尝试,包括线下跑了新加坡几个米粉厂,什么 IPoh 河,香港河,福建粉,全试了,并且尝试合作定制,全没戏,本质上他们这种做法都要在米浆里面参入其他粉,像淀粉,红薯粉。长沙那纯米搞法,晚稻米打浆先蒸后压他们的机器就没法做,这里面故事其实挺多的,受限于篇幅就不过多介绍了。总之,就小红书上天天吐槽的银州米粉(基本上你在长沙粉店嗦到的 30% 几率以上就是他们的机制粉)这水平的,一个都没有。而米作为新加坡严格控制进口的食品,弄进来犹如登天。因此实际上复刻湖南米粉,开厂(机器,米,厂房),手工做(米),这两条路子成本都很高。

那么空运呢?

作为身份证 43010 开头的南门口老口子,金玲粉店老板的铁哥们,他就跟我讲了他们鲜粉 SKU 如何运作的。本地鲜粉大多数是粉商直送,上午送一批,下午送一批,纯鲜粉能卖个 6 小时就不错了,是的,纯米的玩意就是这么精贵。而长沙到新加坡虽然有直飞,但没货代啊朋友,出口资质好解决,怎么从樟宜机场合法把货拿出来又是个问题。有货代的深圳广州,就算走顺丰也一天没了,咋办?

哦这里得插一句,食品货代的水也挺深的,每公斤空运价格从 23 到 90 都有,冷链是不可能冷链的,冻到冻无可冻,再运过来,但鲜粉冻不得。纯米鲜粉冻了后再解冻,口感会完全变性,一口下去软趴趴的。这个系列如果我不偷懒写到空运了,会详细介绍一下。

回到运输问题,历经波折,我找到了真空包装分装+冷箱(冷箱不是为了保冷,是为了温度稳定)的运输方式,至少能常温运输苟 7 天左右(其实口感上来说第六天就不行了,某些商家会标注 10 天有效期)。光是真空包装分装出货成本就比银州出厂贵了一倍,出厂 5KG 一袋大概是 20 RMB 左右,到我手上就接近 50 RMB,还不算顺丰+空运费用,总之小批量的话成本相当感人。我看着长安荔枝里面雷佳音饰演的荔枝使,只能说感同身受。

alt noodle

像上图这个墨鱼炖肉的汤粉,本来新加坡吃墨鱼的人比较少,我和 local 食客聊过,他们知道鱿鱼是什么东西,但对墨鱼就不太了解。就少数干货店角落里面有卖,价格大概是国内的 2 倍以上,还小,一片墨鱼做不了几碗墨鱼炖肉。加上这一批小批量运来的鲜粉,成本接近 40 SGD/KG,这一碗成本七七八八算起来就已经往 13 SGD 走了…

因此只有走量才能显著的降低成本,本质上这也是商业社会成本控制底层逻辑。考虑到顺丰+空运的时效(4-5天)和保质期7天,大概在 20KG 一箱附近,能做到鲜粉成本相对可以接受(12 SGD/KG ),俗话说就是嗦得起。对比开厂或者请人做,解决米的进口啥的,算是一个平衡的选择,嘿你那请人手工做也好,开厂也好,口感敢跟我比谁更正宗么?但 20KG 我一个人…真嗦不完,就 2 天左右可食用期限,包括现在我们店里面鲜粉根据到货日期,短则 1 天,长则 3 天,卖不完直接丢,指望我一个人这么短时间嗦完不现实…

恰好厨子当时跟我聊人生理想,你看这不就对上了么…于是就开了这家店,这便是我们开这家店的起因。当然了看到这里的你肯定有个疑惑,为什么我在引子里面大篇幅的介绍了湘菜,介绍了米粉,最后开了个 — 大碗饭?

嘿嘿欢迎大家没事有事来转转,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