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 QCon 之前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前言

今天 QCon 2019 上海大会正式开始对外宣传了,从 2009 年看洪教授《豆瓣技术架构的发展历程》入行到 2019 年我站上这个应该是中国最大的同(ma)性(nong)交(jiao)友(liu)大会当一名讲师分享我自己的一些工作心得,刚好 10 年。

讲起来我算不上这一行最有天赋的工程师,或者说还差得远,当年在长郡 NOIP 队伍里面亦是如此。虽然早就在初中拿到提高组的「安慰奖」了,直到退役也没拿到保送。从业花了 10 年,才做到讲师传(tai)道(shang)授(zhuang)业(bi)。但在我刚毕业心比天高的时候被金山社会我葱头反复按在地上摩擦,教会了我做人,又在第二份工作用尽洪荒之力的进了豆瓣洪教授的平台组,学会了做事,受益至今。10 年后一看,谦虚的来说抛开经济上的一些偏差(毕竟不是谁都能 100% 绕着钱走的),同年龄段里面,我似乎干得还算凑合。

我是真的真的非常感谢他们 2 位。

QCon

即便我成为了 QCon 的讲师,有一说一的是 QCon 干货比例其实是没早年那么高的。

早年 InfoQ 中国还未独立的时候,QCon 上中国讲师真的就是按着欧美讲师摩擦。欧美讲师更多的自带光环,讲的大多数是道,而非术。中国讲师则是百花齐放,亮点不少,实践居多,如《从优酷网浅谈大型网站的架构和优化》。近几年的话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公司级对外分享规则更加细化,有关于技术实践大多数都留在了闭门分享,这类大会更多的是方法论一类的内容了。但也不是毫无亮点,如 2018 年存储场的质量就很高,抠门的阿里也分享了 GC 调优这么细节性的东西,还有就是百度 braft 那场,算是我听过 topic 中最为精彩的之一。

这类大会还有一个作用在于可以管中窥豹的了解其他大公司名公司技术方向的选择,减少未来摸着过河的成本。没有记错的话 2015 还在谈论中间件大数据,2016 画风一变满场的 Docker 实践,基本可以反应业界整体的技术趋势。算上还能顺便交(wa)友(ren),如果有机会的话,多参与这类综合性的技术大会,不亏的。

大体上也就中美市场能够支撑这种级别的会议吧。

以云为始的工程效率实战

这是这次我分享的主题,讲实话我不认为我有能力能讲得比我听过的那些 topic 要好。一来这个主题比较偏向方法论,讲技术细节不一定讨喜。二则是我们在讨论工程效率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效率本身就需要被定义,而工程效率最终体现的客观结果是什么,每个公司,每只团队,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结论。换句话来说,很难共情。

当然我们可以说,单位产出不变,多招人提高单位时间产出,效率自然就高了。好了,算上自我介绍,余下 44 分钟站在台上等观众提问,卒。所以我打算从单位产出很难增长下手,这也符合目前东南亚互联网大环境情况,双拳难敌四手。通过流程标准化自动化,从而提高单位时间产出这一角度分享下我当下在做的事情。虽然看上去这种自动化的做法有点不人道,把工程师主动性弱化了,但也是业内大的一个趋势。大多数团队和公司根本就没有机会去赌某一个或几个工程师的个人能力,只能保下限,博上限。

至于是不是云我觉得其实不重要,这几年关于这类的做法已经有太多名词来形容了。早些时候是云,万物皆可云化。这几年推崇的是中台,讲完技术中台讲业务中台。就个人见解来说,其实本质上都是标准化某一类行为/操作/基础设施等。人的动物性在需要规模化工业生产领域是其最大的弱点,但也因为人的伟大我们才能使用程序做出这样精妙的流程避免动物性带来的偏差。

现在早已不是 20 年前那个马化腾还在写 cpp 以一敌百的时代了,如何提高团队工程师下限从而变相提升整个团队能力上限才是当下的常态。

Shopee

既然提到工程效率,必然就需要有一个落地的场景,对我来说这个场景是 Shopee。

早在我纠结于头条和 Shopee offer 的时候,我特意拜访了洪教授想看看他的意见。他对我说,纯粹从经济上来说 4 年损失百万级的现金,换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笔买卖不亏,当天晚上我就签下了这份新加坡的合同。Shopee 的情况恰好类似于早些年的淘宝,业务发展迅速,受限于东南亚整体技术实力和基础设施,工程方面一直上不去。

一方面,规模越来越大的营销活动和按倍数增长的订单数,另一方面,光是救火就已经耗尽了大多数工程师的生产力,根本无力解决一些历史包袱和重构整个体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 team 能做的事情远比我当时考虑的要多得多,每当觉得加入新的小伙伴节奏能控制下来的时候,新的需求和 roadmap 安排又能把你重新榨干。这种待遇和挑战,在国内,是打着灯笼也很难找到了。而且比国内复杂的在于,工程师的参差不齐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还有语言,行为,三观甚至政治颜色等等。因此在提升工程效率这个目标上的时候,我们还得考虑在人力限制的情况下挑性价比高的来,这样才容易落地。

今年大规模启用基于 Redis Cluster 的 Cache 就是我们的第一个产品,在过去超级购物节(类似于国内双十一)里支撑了全公司缓存需求,考虑到今年订单数是去年的几倍,苟了2个晚上没崩,算做得不错。

尾声

就我自己来说,我是认同技术没法决定公司成败的。

金山快盘是站着死的,死的时候依然一大波死忠用户在知乎等地表示惋惜,要充值已然充值无门。纵然有 DAE 这种东西,也做出过 Alpha 城的豆瓣,现在也只是一小撮的精神家园。隔壁胖子的那个早在 2016 年就完成了全自动化全容器化技术平台的 ENJOY,坟头的草都已经三米高了。相反看看能在服务器上安装中文输入法的芒果 TV,还不是活成了湖南一霸,榜上有名。靠着 2000 多家小超市的本地品牌芙蓉兴盛,硬是把自家 App 推到了 10 亿美金的估值。

但技术工程的魅力,不就是那种把无序变成有序的成就感,眼见它高楼起的满足感,和攻克技术难题的自豪感嘛。我很喜欢 QCon 的 Slogan,Software is changing the world,改变的这个过程才是工程师的终极浪漫。

最后,有兴趣的话可以来 QCon Shanghai 听我讲讲我们这个 team 在 Shopee 做的一点微小的工作,不敢说有多好,但也没那么无聊,再不济还能面个基是吧,那么就上海见啦。

alt 海报